2016年4月5日 星期二

《動物方城市》:一部洋蔥般的電影

看過那麼多的早場和午場電影,還是喜歡十、十一點的夜貓場,以及散場後在夜色中漫步的寧靜。
看過那麼多的動作爽片,還是喜歡能讓人腦子動起來、好好沉思的電影。

話說美國地表最強大的娛樂商業帝國迪士尼,自從利用《冰雪奇緣》的超萌雪人和洗腦歌曲蠱惑魅惑擄獲贏得了無數幼小孩童(和成人)的心靈後,可說是絕地再生了啊!不過我個人認為從《無敵破壞王》開始,迪士尼已經逐漸脫離過去保守而安全的童話公主路線,開始嘗試不同路線的故事。


而現在,迪士尼又推出了《動物方城市》,這是一部我見到海報不會多瞥兩眼,出了戲院卻回味無窮的電影。簡言之,我認為《動物方城市》是一部全方位的電影,不論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態踏進戲院的人,都能有所收獲、不虛此行。《動物方城市》也是少數能夠讓我在望著片尾字幕時不斷落淚的電影,因此,我希望簡單和大家分享自己在電影中所觀察到的事物以及自己的小小心得。







我覺得《動物方城市》是一部洋蔥般的電影,有許多不同的層次,讓觀眾可以一層一層地撥開、感受它的辛辣與催淚。我個人將《動物方城市》分出六個不同的層次:










I.無數獸迷們大飽眼福的機會

(A Gospel to the Furry Fandom)

請無視「獸迷」這個奇怪的中文譯詞......以下是Google小姐告訴我的定義:
furry
網路上的定義
獸迷,是指受到歐美國家的卡通文化之影響,喜好具有人格或其他人類特質的擬人化動物之虛構角色的一群人。擬人化的特質包括表現出人類智能、臉部表情、語言能力、雙足步行、穿著服裝等行為。獸迷一詞也可用於指稱在互聯網或聚會活動上集結的此類興趣團體,時至今日已經成為一種迷文化的表現。 形態變換於人類與動物之間的獸人化角色有時也會被納入討論,甚至某些使用動物能力的超級英雄角色也在獸迷的興趣範圍內,因為也算具備了人類與非人類動物的特質混合。
如果你對於毛茸茸的擬人生物有一種無法抑制的愛好,在《動物方城市》裡,你有整整一小時四十八分鐘可以盡情觀賞這群可愛動物們賣萌和耍寶。
根據一些不十分可信的小道消息,迪士尼當初在製作和宣傳本片時,似乎就有特別鎖定furry為他們的客群呢......







II.溫馨喜劇強檔

(A Hilarious and Touching Animation Comedy)

滑稽的搞笑、幽默的文字遊戲(各種雙關語及典故)、驚險的動作場面、還有情感豐沛又逗趣的角色,集以上優點於一身,本片真的十分適合闔家觀賞,共度一段歡樂的家庭時光。



看著茱蒂(Judy Hopps)和尼克(Nick Wilde)這對活寶從不打不相識、互相算計,直到發展出真友誼,真的是令人又好氣又好笑。而當兩人在對方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敞開真心接納彼此時,又令人不得不感動落淚。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小細節,就是Judy那枝貫穿劇情的蘿蔔錄音筆,一開始Judy錄下Nick脫口而出的自白,當作威脅Nick合作的籌碼;後來Nick利用它錄下Judy的道歉之詞:「我就是一隻蠢兔子!原諒我!」,成為兩人和解的見證;最後錄音筆則錄下罪魁禍首的口供,順利解決案件。這枝筆,紀錄著兩人的冒險,成為他們感情的信物,這樣的安排十分細膩。




在劇情方面,本片頗有放長線釣大魚的效果,從開頭的輕鬆愉快逐漸切入緊湊刺激的辦案情節,接著以溫馨幽默的結局收尾。劇情流暢不致於造成混亂,能引導觀眾七上八下的循線解謎、得意洋洋的做出自己合理的臆測,然後心滿意足的恍然大悟,讓整個觀賞過程充滿驚奇。




本片的搞笑和幽默也是十分出色,運用了許多美國文化和語言的典故。然而,這也考驗著台灣片商翻譯的功力。


電影中Chief Bogo第一次登場時時,他對著ZPD所有警員們說"We need to acknowledge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Francine, happy  birthday!"

"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是個常用片語,表示「明顯而被忽視的問題」,而Chief Bogo故意這麼說,其實是要祝賀大象Franicne生日快樂。製作團隊在這樣的小細節玩文字遊戲,非常有創意,這是我個人私心認為最有趣的一個梗。



III.充滿自我解嘲的彩蛋電影

(A Mockery to Disney, its movies, and so on)

說到藏彩蛋,本片編劇真的做好做滿。迪士尼動畫向來愛讓其他世界線的角色亂入,也很喜歡到處用米奇裝飾,但《動物方城市》的彩蛋可說是多得都要滿出來了啊,程度竟然更甚《死侍》。然而,要看得出這個層次並完全體會,你可能需要具備十分豐富的電影經驗和冷僻知識。迪士尼不只在本片中加入很多彩蛋,也自我解嘲了一番。

其中一個最明顯也最能引起大家興趣的彩蛋,應該就是黃鼠狼的地攤貨盜版光碟了。《大英雄天團》、《魔法奇緣》、《無敵破壞王》通通都入鏡,甚至連即將發行的《Moana》、《Gigantic》還有《Frozen 2》也都露面了。






另外還有兩個我很喜歡的彩蛋,都與《冰雪奇緣》有關。第一個就是這個自稱萎縮頓公爵(Duke Weaselton)的黃鼠狼,他其實就是《冰雪奇緣》中那位被叫錯名字的老公爵威索頓(Duke Weselton),因為這兩個角色都是由同一位配音員擔綱。但在《動物方城市》中,他比較喜歡被叫錯的名字"Weaselton",因為在英文中"weasel"就是『鼬』的意思啊!



在Judy上任第一天,Chief Bogo對她訓話,除了罵她的天真與不切實際之外,他也毫不隱諱地批評了Let It Go熱潮:

Life isn't some cartoon musical where you sing a little song and all your insipid dreams magically come true! So let it go.
聽到最後Let it go三個字,我幾乎要笑翻了,但沒想到現場卻是鴉雀無聲呢,讓我有點小尷尬......

除了迪士尼世界中的彩蛋,《動物方城市》也引用許多其他電影或是真實世界的典故,如獅子市長名叫Lionheart(中文譯作「獅明德」......),就是借用了獅心王李察(Richard I的名字。另外還有不盡其數的彩蛋,有興趣的有心人自己利用網路搜尋一下即可找到不少解說。
在此提供一個Youtube短片,是我目前看到整理最豐富解說最詳盡的版本。
超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dQV2pe7r04

最後,我不得不提一下Judy和Nick在探案途中造訪的動物天體營,這是整部電影中我覺得最諷刺的一幕。

我們都知道《動物方城市》是一部以動物喻人(或反之)的電影,那麼,看到這一幕,我們是否該因為Judy的尷尬而發笑呢?這些在主角眼中看似『不自然』的裸體動物們,在實際上卻才是最自然的(你有在野外看過狐狸打領帶嗎?)。這一切都是如此的荒誕而不合理,但我們卻理所當然地接受了,以至於在片中看到這些裸體的動物竟也會令我們產生難為情的念頭。

這就好比我們會幫泰迪熊穿衣服,彼得兔會喝下午茶,而米老鼠還養了一隻叫布魯托的狗!我們嘗試把自己的形象投射在動物或其他東西上,甚至到了一個地步,讓我們忘記那些東西並非真人,其實它們早已失去本質,淪為我們創造的偶像。迪士尼在本片中安插了這個橋段,或許是想表達對於本片以及人類的嘲諷。












IV.賺人熱淚的勵志電影

(A Heartwarming Inspirational Story )

相關圖片


如果你正好面臨人生的低谷,《動物方城市》或許也能帶給你一點啟示和激勵,讓你有力量繼續向前進。

Judy的故事,其實就是經典的美國夢——「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即使在看似無望的現代社會,迪士尼仍然在訴說著這樣的夢想。

Judy的父母在小時候告訴她:「知道我們為什麼過得幸福嗎?因為我們放棄了夢想。有夢想很好,只要你不過度相信。」現實的無奈總是容易使人屈服,但若失去了相信的能力,就將自己限制住了。


我們常受制於環境而害怕改變帶來的後果,我們容易滿足於現況,停留在舒適圈(Comfort Zone)中。
在《奧茲大帝》中,Oscar告訴Annie:「堪薩斯有很多好人(good),但我不想只當個好人,我想成為偉大的人(great)。」其實Oscar與Judy兩人的背景設定十分相似,他們都出身平凡農村,卻不願受制於環境和外在眼光,勇敢走自己的路。


然而,夢想也不是只靠著「想」就能夠成功,還需要付上很多的代價。
Judy所面臨的「兔子怎麼可能當警察」難題,其實在現實社會還很明顯地存在。身障者怎麼可能成為運動家?中輟生怎麼可能建立起改變世界的大企業?貧窮黑人家庭的小孩怎麼可能成為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主持人?儘管早就有人達成這些夢想,這些問題依然常常被提起,這種普遍的社會思維仍然存在,成為一種阻力。



在電影中,受過傷的Nick悲觀地認為Zootopia之夢只是妄談,一個人的本質不會因為來到這個標榜"Anyone can be anything"的城市而改變,大眾還是會以有色的眼光看待異類,在追求夢想的途中還是會遭遇困境。


然而,我想起《料理鼠王》中食神古斯塔說的"Everyone can cook."
在那部電影的尾聲,美食評論家柯伯為這句話下了自己的注腳:「並非任何人都能成為偉大的藝術家,但是偉大的藝術家可能來自任何地方。
確實並非任何人都能成就偉大,但是成就偉大的條件不應該受限於一個人的出身、成長背景,或他的膚色種族。

「nick wilde cry」的圖片搜尋結果


看見Judy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堅持,看見Nick因為被歧視而失去熱情,看見兩人的同病相憐以及同甘共苦,都令人落淚。
電影以Shakira演唱的"Try Everything"收尾,感動萬分。
即使知道會犯再多的錯,跌倒再多次,我們仍應該不斷嘗試,因為選擇放棄的當下,我們便自動選擇了失敗。




V.辛辣十足的諷喻劇

(A Parody to Modern Society)

看完經典的樹懶篇預告片後,我意識到《動物方城市》不只是一部賣萌的動物卡通,而是隱藏很多意義的一部深度電影。製作團隊在本片投注不少心力,不論是在社會、文化、科技層面都極盡寫實諷刺。


「動物方城市」,原文是Zootopia,結合zoo和utopia(烏托邦)兩個字,產生雙重意義,十分有巧思。迪士尼描繪出這個烏托邦,但同時又藉其中的角色呈現出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即使我們再怎麼期待看見理想的社會,人人安居樂業、幸福平安,社會卻不可能完美。



熱門App引起瘋狂下載
電影中出現大量的現代元素,智慧型手機、電視新聞、網路,,讓電影時髦而創新。然而科技進步也帶來許多社會亂象。如洪金豹(Clawhauser)和其他動物爭相下載志羚(Gazelle)的歌舞app,反映現代人們盲目追星的現象和隱藏在其下的自卑感。


止不住的Selfie熱潮~連黑道保鑣也夯自拍


其他像是用臃腫嬌小的倉鼠諷喻金融業,用樹懶諷刺政府機構緩慢而無效率的官僚作風,還有片中帶出的大都市居住環境與犯罪問題、媒體亂象......等眾多議題也十分值得我們思考。




動物方城市真實呈現我們的社會,一切不合理的潛規則、速食般的文化,以及其他人生百態。極度人性化的動物們,反映出我們自己的樣貌,帶給我們反思的空間。




當然還有每部美國電影都要來參一腳的嬉皮(Yippie)啊



VI.一篇現代諷喻寓言

(A Modern Allegory of Humanity, Our Flaws and Merit, and the Predicament We Encounter )





最後一個層次,也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一層。

其實,烏托邦是個很大的題目,迪士尼敢把它作為片名,肯定是有點斤兩。但台灣代理商為了營造音韻上的趣味,沒有將Zootopia的完整意義譯出,很可惜。


上課時,文學老師曾提到分離人與人的深淵(the gap between human beings)。那是在讀一篇現代劇本〈Sure Thing〉時提出的概念,故事中的一男一女在咖啡廳相遇,每當男生搭訕女生的說詞不「正確」時,鈴聲就會響起,時間倒流,一切從新開始。劇作家戲謔地呈現出當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藩籬,不論是宗教信仰、政治立場、家世背景、教育程度、種族......都可能使人隔絕,甚至反目成仇。


「zootopia fight」的圖片搜尋結果

在Zootopia的世界中,動物被分化成掠食者和獵物,這反映出我們社會中最致命、殺傷力最大的一種思維——二分法。二分法讓「我們」之中有了「他們」;二分法讓我們忘記彼此間的相同之處,而放大了那些微小的差距;二分法讓我們容易選邊站......二分法,往往是零和的。


在Zootopia,我們看見Judy因著成見直覺地認定掠食者們有潛在的危險,意外造成Zootopia市民恐慌。我們看見Nick因為刻板印象而受到霸凌,選擇封閉自己、隱藏自己。我們也看見

副市長Bellwether的逆向歧視以及她的陰謀所帶來的傷害。


相關圖片

人與人之間勢必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差異,不然,我們的社會不會如此多元。Zootopia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是多元而豐富的一座夢想之都,這或許也是人類心中一直以來的夢想。

即使兩個人的差異可以像狐狸和兔子之間的差異那麼大,我們也不應該忘記,我們同樣是人類,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


我認為Night Howlers(電影中有毒的小藍花)的設計真是太好了。哪一種動物不會有野性呢?問題不在於牠們是不是掠食動物,而是在於什麼東西觸發了牠們的野性。


把這個問題套回我們身上,誰敢說自己沒有惡的本質存在呢?

誰能夠徹底省視自己一番,然後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內心沒有一絲一毫的自私、嫉妒、驕傲、好勝或是其他一切人性中大大小小的污點呢?

而當我們發現自己是如此的不完美,我們又如何去批判別人、去指責別人呢?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接納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認知彼此的差異,然後盡力學習如何與對方相處。





結尾的"Try Everything"真的令我很感動,如同歌詞提到,我們常不斷地犯錯,而且每天都會犯下新的錯誤,但是這不應該成為阻擋我們的障礙。沒錯,人是不完美的,so what? 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 學會接受自己犯錯的事實,學會包容彼此,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再次向前邁進。

當聆聽著Shakira的歌聲時,我頻頻想起《悲慘世界》歌劇版的尾聲: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Lost in the valley of the night 
It is a music of a people
Who are climbing to the light
......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Say, do you hear the distant drums? 
It is the future that we bring 
When tomorrow comes!

是的,人類本性幼稚而愚蠢,但是我們渴求光明。即使夜晚看似沒有盡頭,而我們在黑暗中跌撞、步履維艱地爬行,不斷地失敗、跌到,但是只要肯重新站起來,我們還是可以在明天看見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