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7日 星期二

《海狸先生》:同甘共苦

《海狸先生》主要在述說一位中年父親面臨的危機和挑戰,以徐緩的步調娓娓道來一位父親在遭遇挫敗後,那道路阻且長」的復原之旅。
梅爾吉勃遜飾演的華特布萊克,憂鬱眼神及抓狂形象十分到位


本片以第三人稱旁白開場,這種手法特別適合處理具有負面形象的角色。藉由不相關第三者的描述加強了主角和觀眾間的距離感。旁白平鋪而冷淡的講解,彷彿動物園導覽在為我們介紹展示區中的動物。我們正透過觀景窗凝視一隻囚於柵欄之中、失去自由的豢養動物。主角華特布萊克(Walter Black)受憂鬱症所苦,事業跌落谷底,和妻兒關係破裂,手足無措的他,最後甚至連嘗試自殺都失敗。
走投無路的華特,最後決定掩藏真實的感受,創造了一個假的自己──幽默逗趣、果斷機智的海狸先生。華特透過一隻海狸手偶找到了和外界溝通的橋樑,假裝自己是局外人讓他更能抽離生活中的痛苦。戴著面具的他彷彿回到正軌,事業逐漸起步,重拾生活的樂趣。但他卻不知道,這樣的假自己正一步步將他真實的自我吞噬殆盡。
海狸先生成了華特的擋箭牌,反而使他更不願面對現實

華特開始習慣於躲在海狸先生這個面具背後,連妻子也無法接觸到真實的他。但人不能永遠活在面具底下,總得誠實面對自己。刻意隱藏痛苦無異於有病卻不接受治療。揭瘡疤是痛的,但不這麼做,傷口將會感染潰爛。事實上,海狸先生只解決華特生活中表象的問題,無法填滿他內在生命的空洞。當妻子嘗試挖掘真實的他時,面對現實的恐懼擊潰了他。滿山滿谷被丟棄的海狸玩偶象徵著海狸先生帶來的魅力與活力已消失殆盡,不論在華特的個人生活或公眾領域皆然。
美好的親密時刻後卻是和一隻玩偶共枕,華特成了妻子眼中最親近的陌生人
(妻子由本片導演茱蒂佛斯特飾演)

當華特和妻子再次分開,又只剩下他和左手的那支海狸布偶。上次發生相同情境時,海狸先生激起了華特的鬥志,讓他振作起來;但這次,他發現海狸先生醜陋的真面目。海狸先生其實只是華特把對於失敗的恐懼投射在真實世界中造成的後果,海狸先生讓華特誤以為只要靠著自己奮發圖強,人生就會成功。

最後,華特終於決定摘下面具,面對真實的自己。幾近崩潰的華特為了消滅海狸先生而鋸斷了自己的手。要剪除謊言的瘤,過程中勢必會留下難以復原的傷口。然而,當華特不再倚靠自己解決問題,他敞開心門,讓那些愛他的人進入,他發現自己也找回了愛的感覺。
另一方面,華特的兒子波特(Porter Black)的經歷,則作為註腳,和華特的遭遇相互呼應。
波特的仇父情結在本片中也是重點之一,值得深入探討反思

痛恨父親的波特立誓要成為和父親不一樣的人,因此也討厭和父親十分相似的自己。波特在學校專門為同學代筆報告和論文,事實上,這正是他面臨和父親關係的混亂時逃避現實和否定自我的管道。擅長替別人說話的波特,卻不會表達自己的心思。學校模範生諾拉(Norah)請求他代筆畢業感言,正巧給了波特一個學習的契機。原來諾拉也是一個掩飾真感情的人,哥哥車禍喪命,她有苦難言,只得繼續裝作乖乖牌。在雙方往來磋商和談心的過程中,波特和諾拉都發現並承認彼此的不完美。
由後來被加冕為影后的珍妮佛勞倫斯飾演諾拉,抑鬱陰沉的角色頗適合她的氣質
藉由畢業典禮的致詞,諾拉口中道出兩人共同的心聲:「世上最大的謊言就是『一切都會好轉的』(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okay.)。不管別人怎麼說,事實是──我不OK,我一點也不OK。」對當事人來說,低落的感覺是他人永遠無法體會的,身負重傷的人往往已沒有積極思考的力氣,沮喪是那麼的巨大以致無法忽視。既然如此,我們該如何面對?
最後,電影給了我們一個誠懇的解答:
「我相信,現在在這個禮堂裡面,有人會和你站在同一陣線,他會願意把你撿起、替你拍去塵土、親吻你、原諒你、接納你、等待你、支持你、愛著你。即使一切都不如人意,我仍十分確信一點──你不必孤單一人。」
This is what I believe, right now, in this auditorium, there is someone who is with you, someone who is willing to pick you up, dust you off, kiss you, forgive you, put up with you, wait for you, carry you, love you. So while everything may not be okay, one thing I know is true, you do not have to be alone.
不管人生遭遇甚麼困難,我們真的不必獨自一人承受


父與子兩人的擁抱,粉碎了兩代之間冷漠的高牆,取而代之的是接納和認同。華特終於肯定了自己的兒子,波特也原諒了父親、接納了自己。華特的斷臂象徵人的不完美──我們都有缺點,因此必須學著彼此接納。而尾聲的雲霄飛車,則象徵著人生的高峰與低谷──不論順境逆境,家人都必須同心面對。
或高山、或低谷,家人都得共同面對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困境和低潮,我們不應戴上「一切都很好」的假面具,有時候我們必須坦承自己無能為力,轉向我們身邊那些永遠等待我們、默默支持我們的人。即使苦難把我們折磨得不成人形,當我們願意放下驕傲,分擔彼此的愁苦,我們就已經走在復原的道路上了。

1 則留言: